新闻关注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闻关注 - 正文
体育部国家级科研项目屡获突破——首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1项
发布时间:2025-09-12     作者:   

2025年8月,体育部科研工作陆续传来重磅喜讯:首次斩获 2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和1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立项。三个国家级项目分别覆盖运动心理健康干预、运动疾病干预、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等体育学科领域,标志着我校体育学科的“体+工” “体+医”的学科交叉研究实现历史性跨越,正式迈入国家级科研创新梯队。

表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负责人

项目类别

1

基于复杂系统的音乐联合运动干预阈下抑郁大学生转归机制研究

张伟霞

202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C类)

2

运动通过Hmgb1介导巨噬细胞-肌细胞交互作用改善2型糖尿病骨骼肌功能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付鹏宇

202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C类)

表2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负责人

项目类别

1

数据驱动下运动训练专业动态适配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证研究

张丽军

2025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青年项目

由张伟霞老师负责的202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C类)《基于复杂系统的音乐联合运动干预阈下抑郁大学生转归机制研究》直击大学生心理健康痛点。当前阈下抑郁在大学生群体中高发,若缺乏及时干预易恶化成中度抑郁症。该项目创新采用非药物干预路径,将音乐与运动深度融合,系统探索多模态干预下的情绪优化机制,不仅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可落地的实操方案,更助力 “健康中国” 战略在青年群体中落地生根。

由付鹏宇老师负责的202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C类)《运动通过 Hmgb1 介导巨噬细胞 - 肌细胞交互作用改善 2 型糖尿病骨骼肌功能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聚焦我国高发的 2 型糖尿病并发症难题。2 型糖尿病患者常伴随骨骼肌流失、功能下降,且该病理机制尚未明确、临床干预手段有限。项目从 “代谢与免疫交互调控”的全新视角切入,深入探究运动通过调控关键因子 Hmgb1,改善肌细胞与免疫细胞信号沟通的作用路径。研究成果有望为 2 型糖尿病肌肉并发症防治提供新分子靶点,同时为个性化运动干预方案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兼具重要临床价值与公共卫生意义。

此外,由张丽军老师负责的项目《数据驱动下运动训练专业动态适配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证研究》成功入选2025年度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该项目针对传统运动训练人才培养 “供给端静态固化、需求端动态演进” 的结构性矛盾,依托数据技术重构 “需求感知→路径调整→效果反馈” 的人才培养闭环机制,创新性提出 “数据驱动 + 动态适应产业链需求”的理论框架,以及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应“动态适应产业链需求”的观点。这一研究不仅将丰富我国运动训练专业特色人才培养的理论内涵,更能为体育产业输送适配型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首次斩获国家自然基金和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立项,是学校长期重视体育学科建设、支持跨学科交叉融合的成果。未来体育部将深化“科研育人”理念,推动科研项目成果与教学实践深度融合,加速科研成果转化,为学生成长成才与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 “西工大力量”。(文案:项翠 审核:周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