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秋送爽、硕果累累的季节,我们聚焦一位深耕教坛三十余载的体育教育工作者。他以体育为舟,以育人为桨,在平凡的岗位上诠释着不平凡的坚守与情怀。他就是西北工业大学2025年立德树人奖获得者,体育部教授、硕士生导师王成老师。

一、价值引领,铸魂育人
王成教授政治素养过硬,理想信念坚定,始终以高度的政治自觉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以教育家精神铸造师德修养。在教学实践中,他秉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通过讲述中国女排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的励志故事,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以"个人能力有限,集体力量无穷"的生动阐释,将"女排精神"与总师型人才培养有机融合,构建"祖国至上、团结协作"的体育课程思政体系。他不仅注重传授体育技能,更致力于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实现教书与育人的有机统一。
二、深耕教学,创新教改
从教30余载,王成教授始终坚守教学一线,年均工作量超600学时。他秉承"教学相长、知行合一"的教学理念,将"践、思、悟"和"研、学、讲"有机结合,重视培养学生的情绪价值。他将EMI教学法巧妙融入日常教学训练,探索"教练员-运动员-裁判员"多角色实训模式,通过"关键分决策训练"培养学生系统思维,践行总师特质"不断线"培养目标。
他突破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开创性地设计居家体能训练系列课程,将专业运动技能分解为生活化训练模块。主讲的《排球》课程获评校级一流课程和全球胜任力教学示范课程优秀等级,主持的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获得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等10余项教学奖励。主编的校级规划教材《气排球实用教程》被全国150余所院校采用,《排球运动汉英小词典》成为国家排球队的常备工具书,《大学生安全防卫学双语教程》为学校体育教学国际化提供了示范性教材,有力推动了体育学科的创新式发展。
三、科研铺路,研学互促
王成教授始终关注学科前沿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积极探索"研学互促"的科研育人模式。先后发表专业学术论文30余篇,获国际体育科学大会特等奖1项,其中核心期刊9篇、SCI检索3篇;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课程思政建设重点课题及中央基础研究基金等学术课题10余项。指导毕业的12名体育学硕士研究生中2人获评优秀毕业生,9人在高校任职。其中,2013级的硕士生方君磊在读期间成为是中国篮球联赛CBA在CUBA的首位选秀状元;2019级的硕士生何飞在读期间作为主力队员两次获得全国大学生橄榄球联赛(阳光组)冠军,同时参与完成SCI论文1篇。联系指导的准聘岗位青年教师有3人先后获得国家社科基金立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1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项1项,实现了学校体育学科研究项目申请的新突破。担任学生安全防身的指导教师,通过社团活动提升师生安全素养,为平安校园建设贡献力量。担任排球队教练员,他创新教学方法,带领学生研发"一种便携式训练用排球车"并获得专利,形成了一套适合我校学生的特色训练体系。2023年率队首次参加全国大学生普通本科组排球赛即获八强,并以最高票选获评"体育道德风尚奖代表队"称号;2024年带领球队以全胜战绩夺得陕西省大学生排球锦标赛冠军。先后获得全国四强2项,全国八强2项,省冠军7项。其中有20余名学生获得优秀运动员和体育道德风尚奖,彰显出学校总师型人才培养的突出成效。
四、服务社会 展现担当
王成教授积极主动投身国家体育事业发展,以专注专业、公平公正的态度,参与多项重大国际赛事裁判工作。先后输送培养20余名国家级裁判员。在北京奥运会男子排球冠亚军决赛、武汉世界军人运动会女子排球冠亚军决赛、成都世界大运会、杭州亚运会等重要赛事中,他都展现出高水准的裁判素养。在第十四届陕西全运会期间,作为全运会组委会排球项目联络官,他兢兢业业、不辞辛劳往返于陕西省的三市一县,负责的五个赛区全部获评优秀赛区,为赛事顺利举办作出重要贡献,以实际行动践行学校"总师型人才"培养理念,展现了当代体育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先后获得国际华人体育与健康学会"优秀教学奖"、全国高校首届体育课程思政教学比赛"优秀指导教师"、"宝钢优秀教师奖"、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优秀工作者"、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体育道德风尚奖"、陕西省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西北工业大学"立德树人奖"、"卓越名师奖"、"最满意教师"、"十育人"先进个人等荣誉。
五、躬耕不辍,初心不改
王成老师躬耕教坛三十载,立德树人守初心。用三十余年的坚守与奉献,诠释一名高校体育教育工作者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出不平凡的体育教育人生。他始终深信:体育教育的价值,远不止于强健体魄,更在于塑造人格、锤炼意志。他将一如既往的以赤诚之心扎根体育教学一线,以热爱领航、以专业赋能,用实际行动点亮工大学子的体育梦想。通过在排球场上凝练总师型人才特质,将立德树人落实在运动场上,让体育精神成为西工大学子血脉中的烙印,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具有家国情怀的总师型人才播撒自己的微薄之光。(图文:体育部 审核:傅莉)